一、总体概况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公司形成了旗下产业与研究生教育为一体的多层次教育体系,现设有农学、水产养殖学、食药用菌、园艺四个系,园艺、农学、水产养殖学三个本科专业。2016年水产养殖学、园艺、农学专业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2018年水产养殖学专业获批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2018年农学、水产养殖学招收山东省首批农技推广公费员工;本年度,水产养殖学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园艺专业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0638太阳集团农业专业硕士学位点2018年获批,渔业发展领域2019年开始招生,农艺与种业、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依托食品工程学院)2020年开始招生。2021年度完成第一届专业硕士(渔业发展)毕业生培养。围绕现代种业、绿色高效种养、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的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新农科人才。
本学科现有专任教师121人,包括教授18人,副教授41人,其中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人,山东省青年泰山学者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人,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4人。
学位点坚持以员工为本,以培养应用型新农科人才为根本任务,注重员工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重点关注研究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最终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和科学精神,能够服务于我国现代种业、绿色高效种养、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及其相关产业体系、经营管理体系、服务体系及社会发展需求,与相关行业、职业资质有效衔接的新农科复合型应用型即插即用高层次人才。招生三年来,培养方案不断完善,研究生导师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导师队伍不断扩大,导学关系良好。
(二)学科专业简介
农业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应用,包括农艺与种业、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畜牧、渔业发展、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农业管理、农村发展等八个领域,主要为农业技术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本学位点设有农艺与种业、渔业发展、食品加工与安全3个领域。其中农艺与种业方向,主要针对农作物、园艺植物及食药用菌遗传育种、绿色高效栽培及田间管理等领域进行复合型、应用型新农科人才培养;渔业发展方向,主要针对贝类、虾、海马等水产海洋动物遗传育种、绿色养殖、饲料研发等领域进行复合型、应用型新农科人才培养;食品加工与安全方向,主要针对农副产品贮运与商品化处理、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水产资源高值化利用等领域进行复合型、应用型新农科人才培养。其中所涉及的食药用菌遗传育种与绿色高效栽培、麦类高产抗逆分子育种、海洋水产动物遗传育种、水产资源高值化利用与精深加工为本学位点的特色方向。结合学院学科发展和主要科研团队研究方向,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规范课程设置,加强公司产品全程监督管理。
二、公司产品目标与基本条件
(一)培养目标
本学位点主要是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和科学精神,能够服务于我国现代种业、绿色高效种养、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及其相关产业体系、经营管理体系、服务体系及社 会发展需求,与相关行业、职业资质有效衔接的新农科复合型应用型即插即用高层次人才。研究生最终能掌握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手段,了解本领域的产业化经营管理、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本领域具有独立从事现代种业、绿色 高效种养、食品加工与安全相关的专业技术、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生产经营与管理的能 力,能够胜任相关行业生产、教育、科技研发、技术推广、经营管理等工作。
具体要求如下:
1、政治素养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努力学习并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政治素养、职业道德和高尚品德,具备良好的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科学精神。
2、 学术素养
本学科要求硕士研究生具备坚实的农学基础理论,系统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具备严谨的科学精神、独立思考和敏锐发现本学科相关科学问题的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领域科学问题的能力;具备及时了解并追踪本学科发展现状和动向的能力。尤其是具有从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服务农业生产的复合型应用型基本素养。
3、 学术道德
本学科硕士生须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高尚品德,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坚守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在研究工作中保证实验数据真实,立论依据充分,推论逻辑严密,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生命伦理等,学会对他人的成果进行正确辨识,并在自己的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加以明确和规范的标示;杜绝任何剽窃他人成果、捏造歪曲数据、有意提供误导性推论等不当学术行为;更要杜绝让他人代写或购买学位论文及其他学术舞弊作伪行为。
4、获取知识的能力
本学科要求硕士研究生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并能撰写论文摘要;具有较强的文献阅读和分析总结能力,在对已有知识进行补充和扩展的同时,能够通过文献阅读和信息检索,敏锐发现并提出合理的科学假说。
5、科学研究能力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选题前,应全面了解本研究领域进展和发展方向,了解我国现代种业、绿色高效种养、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及其相关产业行业需求、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及行业痛点难点问题,确定论文选题切入点;选题确定后,制定合理的实验技术路线和实验设计,掌握相关实验技术的原理,熟练使用必要仪器设备,具备数据统计处理能力;熟知研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难点重点;能够对实验结果及其意义进行合理分析与适当评价,并能按时完成实验数据分析和学位论文的写作,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的能力。
6、实践能力
本学科硕士生在学期间,应参加相关项目的科研实践,有一定的科学研究或项目开发的经历。全日制研究生的实践教学一般在现代种业、绿色高效种养、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及其相关产业行业领域校企合作实践基地进行,主要从事大田作物、园艺植物、食药用菌、水产海洋动物的育种、栽培、技术推广、饲料研发、产品检测及深加工等关键生产实践活动,实践教学按当年公布的实践教学计划执行。研究生在实践教学结束后,须提交实践手册、实践教学总结报告等材料,经实践教学指导、考核小组考核通过后,方能取得相应学分。通过专业实践,能够了解并熟练掌握现代种业、绿色高效种养、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能够服务于现代农业生产,学农、知农、爱农。
7、学术交流能力
研究生应积极参加本学科组织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按时参加组会,并能够条理清楚地进行文献讲解、研究进展报告、参与文献讨论与辩论,培养口头发言和临场应变能力,具备在学术会议上进行学术交流的基本能力。同时加强专业实践训练,能够善于在农业生产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积极主动参加农业相关行业专业技能大赛。
8、团队合作精神
本学科硕士生应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能够积极参与到团队的科研活动中,在科研过程中,要学会与他人互帮互助、平等相待、真诚交流,具备无私奉献、合作共事的能力。
(二)学位标准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其中必修课程学习1年(以课程学习、实践为主,兼顾论文的前期工作),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1.5年。修满规定学位学分≥30学分。在导师指导下,通过收集整理文献资料,选定学位论文题目,制订论文工作计划,撰写开题报告,并按《0638太阳集团研究生中期筛选考核办法》规定通过中期筛选。学位论文应具有饱满的工作量,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应用价值和先进性;在学期间需以第一位次在国内外正式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1篇文章或1项实用新型专利或1项软件著作权;或以前三位受理1项国家发明专利;或获得厅级以上科研奖励;或省级以上创新创业比赛奖励;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撰写地方级以上标准或专著;或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对当地经济做出巨大贡献等。硕士研究生需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客观、真实地反映科研成果,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学位论文须体现系统性、逻辑性和规范性,达到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要求并通过论文答辩,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准予毕业,并授予农学硕士学位。
(三)专业领域
1、农艺与种业
该培养方向的特色:主要涉及优良品种培育和优质种子生产、种子加工贮藏、种子质量检验、种业技术推广、种子产业管理及农业科技组织服务等领域;掌握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技术发展需求规律、技术应用及传播模式,具备植物生产全产业链的生产与经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技能;掌握大田农作物、园艺作物和种业生产管理与工程技术,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作物领域的研究或开发、经营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2、渔业发展
该培养方向的特色:主要涉及水产动物尤其是海洋生物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创新、渔业生产、绿色养猪、海洋牧场、饲料研发等领域;研究生能够掌握现代渔业养殖生产技术发展需求规律、技术应用及传播模式,具备渔业生产全产业链的生产与经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技能。
3、食品加工与安全
该培养方向的特色:主要涉及优质农产品或优质食品原料生产、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制造及监管。具体可分为果蔬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粮油食品加工,以及农产品贮藏,市场营销与产品设计,食品风险与评估,食品安全控制技术,食品安全政策等九个领域。以发展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为宗旨,为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承担食品加工与安全相关的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四)团队队伍
本学位点2022年年底共有专任教师121人,博士比例为100%;包括教授18人,副教授41人,其中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人,山东省青年泰山学者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人,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4人。教师队伍学历、职称、学缘、年龄结构合理。
表1 学位点负责人简介
专业 |
农业 |
专任教师数 |
75 |
正高职人数 |
10 |
导师人数 |
65 |
学术带头人 |
崔法 |
年龄 |
40 |
专业技术职务 |
教授 |
最终学位或最后学历 |
博士 |
学术头衔 |
山东省优青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
学术带头人简介 |
崔法,教授,太阳集团www0638副经理,山东省十三五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副主任,烟台市小麦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长期致力于小麦产量性状数量遗传学及分子育种相关研究,完成了小麦品种科农9204的基因组组装、功能注释及高密度分子图谱构建,挖掘和开发了一批高产分子标记,明确了产量关键QTL位点,基于分子育种技术选育50余份综合性状优异高产小麦新品种(系)。相关科研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the Plant Journal、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等期刊发表(累计28篇),参与审定小麦新品种5个,授权发明专利12项。研究成果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2015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青年人才项目基金资助;2017年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019年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项目支持。目前担任担任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BMC Genomics、BMC Genetics杂志副主编,承担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The Crop Journal、Plant Beeding等十余个国际知名杂志函评任务。 |
(五)科学研究
2022年度,学科团队承担新增纵向课题经费1711.88万元,新增横向课题经费1617.2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92篇;授权发明专利29项。
(六)教学科研支撑
学位点拥有山东省海马良种繁育及利用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食用菌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作物高产抗逆分子模块育种”“十三五”高校重点实验室和烟台市小麦技术创新中心等多个教学科研平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500余万元,具备支撑学位点发展的物质基础。
(七)奖助体系
集团建立五位一体的研究生奖学金和助学金体系,制定了《0638太阳集团研究生奖助学金管理办法》(鲁大校发[2015]2号)、《0638太阳集团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实施细则》、《0638太阳集团研究生奖励办法》(鲁大校发[2014]35号)等系列管理制度。奖学金类别由2013年6类增加到2017年8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一年级100%覆盖、二三年级各70%覆盖。助学金标准为900元/月,实现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全覆盖,每年还投入24万元设置了研究生“三助一辅”岗位助学金。
三、公司产品与教学工作
(一)招生选拔
研究生招生采用普通招考方式。所有考生需符合《0638太阳集团研究生招生简章》和本专业培养规定的报考条件及要求。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部分。为保证生源质量,学位点改革招生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现场咨询、论坛、网络宣传等多种方式宣传学校、学院的优势和特色,不断提高学校、学院在考生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2022年,报考总人数89人,共录取48人,报录比1.85:1。
(二)思政教育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加强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教育,梳理各门课程思政元素和思政教育功能,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营造无时不思政育人氛围。把思政教育融入研究生在校学习生活全过程,实现“思想引领”与“全过程”“基因式”融合、全天候延伸。学校领导讲授开学“第一堂思政课”和毕业“最后一堂思政课”,厚植爱党爱国爱岗高尚情怀。
搭建科教产教协同育人机制,强化社会实践育人功能,推动研究生实践实训活动多样化实施。抓牢素质维度,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坚持德育为先、五育并举。出台《中共0638太阳集团委员会关于启动思想政治工作重点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深入实施十项重点建设工程,打造三全育人格局,构建 “四位一体”德育体系。建设无人不尽责的全员育人矩阵。围绕学科方向设置党支部,选配研究生党支部书记。选聘研究生导师为党建导师,组织研究生支部案例大赛、红歌赛,激发基层党支部活力。出台《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强化“学术引领+德育指导”相结合,发挥导师对研究生思想品德、科学伦理、学术研究的示范教育作用。
(三)课程教学
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学位选修课、补修课等课程体系。在课程教学与持续改进机制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如:由学院教授委员会制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导师成立课程小组对教学大纲方案进行讨论,授课采取专题模块,专题与专题之间有机联系,由长期从事该领域研究且教学经验丰富的导师进行授课,同时邀请校外专家做专题报告,使员工了解学术前沿和行业发展现状。在教学模式、教学监管等方面立足于完善研究生专业基础和知识结构,对教学过程实施校院两级督导,对关键环节严格监管。
(四)导师指导
研究生导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研究生自身特点,研究制订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制订一般在入学后前两个月内完成。
指导方式上,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在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中期筛选考核、论文工作检查等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由导师组集体讨论。导师要掌握研究生的思想、学习和科研状况,并及时予以指导帮助。导师要因材施教,教书育人,对研究生日常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定和调整公司产品计划等负责。
研究生教学形式可以灵活多样,采用课堂讲授、专题讨论、科研试验及参观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既要重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试验分析等结合起来,加大对研究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导师是公司产品的第一责任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导师既要发挥对研究生的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学术规范教导作用,也要发挥对研究生思想品德和科学伦理的教育作用,要因材施教,管教管导,教书育人,要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要定期了解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学习和科研状况,并及时予以指导帮助。
(五)学术训练
研究生通过直接参与导师科研项目、从事研究生助教等以强化独立科研能力、文献阅读能力、论文写作能力等。学院利用重点学科经费、重点建设项目经费支持研究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以各专业导师组为单位举办学术沙龙,组织研究生参加论坛并做学术报告等,通过多种途径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培养研究生的学术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组织和鼓励研究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学位点每年统一组织春季和冬季两场校内研究生论坛,并组织专家进行评比打分,效果良好
(六)学风建设
集团历来重视学风教育规范化建设。2006年出台了《0638太阳集团学术道德与学术行为规范》(鲁大校发[2006]42号),2013年公司又出台了《0638太阳集团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鲁大校发[2013]22号)。同时加强政策宣传,严格程序,坚决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发生。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制(修)定,有力促进了学风教育规范化,创造了良好的学术环境。
(七)管理服务
集团修订出台了《0638太阳集团全日制研究生管理规定》(鲁大校发[2017]57号)、《0638太阳集团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规定》(鲁大校发[2017]58号)、《0638太阳集团员工申诉处理暂行办法》(鲁大校发[2017]61号)等规章制度,以保障研究生权益。研究生因病可保留一年入学资格,在学期间可以申请休学,可准予结业、肄业,提前完成培养计划的优秀研究生可提前毕业。员工对学校做出的处分有异议的可以提请申诉。在日常管理中,不定期举行各种形式的座谈与交流,了解研究生各方面权益诉求,合理有序地表达和维护研究生正当权益,助推研究生成长成才。
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学位点国际交流偏少,国际联合培养局面尚没有打开。因生源原因,总体研究生质量不高,跨专业报考导致的公司产品难度提高,员工专业课基础较差。
针对国际化水平较低问题,学校及学院鼓励团队及老师积极走出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对外交流,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倾斜。针对研究生生源不够好,跨专业员工较多等情况,一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招生宣传;另一方面,优化培养方案,加强补修课程的考核力度,同时对研究生导师提高要求,强化一对一指导,结合课程论文进度,适时给员工进行专业课程的指导和补课。